欢迎来到南京市东山小学分校永泰路小学!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陶会名师工作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陶会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跨界读写“语”你同行,携手“研途”共同成长  

——记陶会名师工作室2023年第五次主题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3/4/20 13:47:49作者:汪晨 点击:1165

跨界读写你同行,携手研途共同成长

——记陶会名师工作室2023年第五次主题研修活动

人间四月与春约,风好正是扬帆时。2023419日,由南京市吴勇名师工作室主办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专题研讨联合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永泰路小学顺利开展。参与本次研修活动的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晓庄学院卞志娟教授,江宁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吴勇老师,永泰路小学朱群校长、方宗兰副校长,江宁区小学语文姚彩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姚彩霞,江宁区小学语文陶会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陶会等。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南京晓庄学院2023级国培班参培成员,江宁区姚彩霞名师工作室成员,陶会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南京市永泰路小学语文教师。

IMG_7227

精彩课例

IMG_7189

永泰路小学俞程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阅读课《宇宙生命之谜》基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大背景下,淡化了字词教学,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有目的的阅读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为了给学生以火星畅想的支架,以问题为导,在课堂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梳理火星的现状。同时,俞老师借助任务单与学生提取的关键词完成对课后题的有目的阅读。俞老师的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更让孩子们学会了运用阅读策略展开学习。

IMG_7213

永泰路小学谈笑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写作课《移居火星》。       谈老师创设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大情景,将习作教学的指导进行了科学的分割,将应该传授给孩子的指导在课堂的教学中一一渗透,每个环节的处理干净利落。这节课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去写作、讨论、评点、修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探究怎样使自己的故事曲折动人,学生展示的故事也充满科幻元素,让人听来津津有味。同时,在写作情节图的主题选择、表达方式到修改完善等一系列追求不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广阔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IMG_7232

竹山小学张良花老师给我们带来六年级阅读课《只有一个地球》。课堂伊始,张老师用课题引起直观感受,用关键句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张老师应用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本篇科普文。两次结合德法书上的资料,通过学科的融合,体会许多设想的不成立,感受地球所受伤痕;结合视频资料和自己收集的资料,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体会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有了课堂大量的资料和情感的铺垫,最后放手让孩子去写倡议性的话语——标语,水到渠成,既让孩子在习作中感到轻松,获得成就感。

IMG_7240

竹山小学葛秀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授课六年级写作《学写倡议书》。在教学中,葛老师结合了德法关于保护地球的法律法规资料,和设立保护环境的日子的资料,以及纪录片等,通过学科的融合和资料补充,让学生有内容可说,有话可写。在教学写作时,葛老师用教材范文引路,学习倡议书写作步骤:倡议原因——具体做法——发出呼号;葛老师又链接旧知,明确倡议书格式;在最后的模拟发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进行点评,并尝试修改完善。葛老师的这堂课,引导有法,教学有力,评价灵活。

沙龙研讨

IMG_7245

下午,工作室主持人陶老师和四位执教老师给我们带来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研讨沙龙。四位老师分别从目标定位、子任务之间的关联、跨学科的融合和评价方式四方面问题开展了讨论。

张良花——目标定位指向学习主题

IMG_7250

张老师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于是跨学科学习,因此舍弃了一般的词语教学,淡化了语文要素的处理,弱化了文体教学,转而注重让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了解地球的伟大与容易破碎,指向我们这个大主题的目标达成,即热爱地球,为地球现在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能够出谋划策,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保护环境从口号落到真正的行动上来。

俞程——提供支架关联多重任务

IMG_7257

俞老师说,我在《宇宙生命之谜》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有目的的阅读探究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时,在学习单中设计了任务四火星啊火星,给第二节课在火星人类会面临哪些困难,为学生设想提供支架。

谈笑——多种学科思维实现融合

IMG_7254

谈老师说,语文跨学科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学科间的人为界限,但是也不能改变语文本位。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主题任务情境中探寻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会运用多种学科思维不断思考、相互讨论、做出评价、给出建议

葛秀——量表评价项目体现一致

IMG_7256

葛老师指出了课堂评价的设计支架:分点说明,指向目的;做法罗列,易于实施;由己及人,引导大众;语言简明,通俗易懂。再根据这四个支架设计评价量表,通过自己圈星、教师圈星、同学圈星,再对照量表进一步完善。清晰的评价项目中,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中,也体现了讲写评的一致性。

名师讲座

姚彩霞——《跨学科阅读的设计路径及教学指要》

IMG_7260

姚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跨学科阅读的内涵,总结了跨学科阅读的特点:开放,系列,合作,有目的。姚老师指出,跨学科阅读是跨学科写作的基础。姚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炼了跨学科阅读的几个设计路径:以综合性学习为依托,实施长线阅读;以整本书阅读为契机,进行短线阅读;以重组和整合为要义,开发主题阅读;以文本的拓展为渠道,开启创意阅读;以动态的生活为因子,开展探究阅读。姚老师还提出几个注意点:跨学科是应学而夸,应需而跨,应时而跨。最后,姚老师总结:我们应当有跨界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设置学习任务,让语文课程的意义最大化

陶会——《跨学科写作的设计路径及教学指要》

IMG_7265

陶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任务群的三个特点: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陶老师指出,跨学科学习最终指向的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陶老师还结合了自身的研究历程和课例实践,提出了以问题为基,以任务驱动的设计路径。最后,陶老师总结,跨学科写作应当坚守学科本位,基于问题探究,实现多门学科融合。

专家点评

IMG_7275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晓庄学院卞志娟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卞教授提出,知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获得的。语文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学习主题,基于教材单元生成学习主题,依托教材单篇生成学习主题。卞教授结合新课标和实践案例,指出跨学科学习的四个特点:指向更加真实的生活情境,各学科共同参与,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学习资源跨学科。跨学科学习,是学科之学科,任务群的本质,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注重真实情境,自主探究,才能让学生得到关键能力的提升。

活动小结

春风十里,尽语文青青。此次国培走进名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课堂观摩、沙龙研讨等形式给参培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随着时代的到来,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一定能在未来研究的道路上更加深刻、明晰地深入老师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