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小学语文带头人送教活动报道
为了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发挥学科带头人引领和示范作用。5月27日上午,三位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周琴老师、陈雪静老师、宋萍老师在永泰路小学开展了送课到校的专题教学交流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百家湖小学周琴老师带来的《手指》。周老师课前先和孩子们亲切交流,通过“讲笑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出示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揭示课题《手指》。在教学文本内容时,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以“课文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为主线问题,设置了三个情境任务,“比一比,谁最美”、“比一比,谁最强”、“比一比,最爱谁”,在情境当中借助三个“比”引导学生发现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感悟团结起来才会有力量的道理,体会作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最后识字环节中,周老师指出“庸”和“貌”的容易写错的地方,细心指导,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江宁区岔路学校陈雪静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19《咕咚》一课。在导入新课后,陈老师能紧扣“咕咚”二字的认读,引导学生复习“形声字”的特点,并用“形声字”的规律在后面的随文认读中来继续学习“吓”“拦”等新的生字。
在教学文本内容时,陈老师采用了情境表演的教学法,一边让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让学生表演“小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小猴子听兔子说咕咚很可怕就跟着跑”等情境。在情景表演中指导理解并积累“拔腿就跑”等词语,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慧,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生字教学时,陈老师注重运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的方法,并注重方法的归类和总结。为识字教学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增强了识字教学的情趣。写字教学时,能注意对有相同笔画的字“家”“象”两字进行比较区分细致指导,课堂教学扎实,效果好。
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的宋萍老师带来了题为《阅读教学指向思维发展之实践例谈》的讲座。宋老师从思维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阅读教学能否指向思维发展,阅读教学指向思维发展的前提、关键、指针、助推器、最难向度等八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教师深度地教,学生深度地学“这一核心理念。
本次送教活动为永泰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有力的交流学习平台。相信在江宁区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将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