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人工智能,塑造教育新未来
南京市永泰路小学为紧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提升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积极发挥江宁区小学语文陶会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3月17日下午在永泰路小学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助力成长”青年教师人工智能应用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腾讯会议讲座+现场收看互动交流的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年教师参与,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可能。
智用优化:人工智能应用效能提升路径
本次培训邀请到了玄武区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信息技术教研组长陈旭升老师,他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在场的青年教师们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中的优化应用经验。陈老师指出,面对当下种类繁多的人工智能工具,教师要精准筛选出契合教学实际需求的工具,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在实操环节,陈老师现场展示了如何借助Deepseek与kimi的协作,快速完成PPT制作;运用Deepseek搭配Xmind,实现思维导图的自动梳理与呈现;以及通过Deepsee联合即梦,高效完成文生图、文生视频的创作流程。这些工具的组合运用,不仅大幅缩短了教师备课时间,还为教学内容注入了多元视角,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智创融合:AI技术赋能作文微课新范式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作文微课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南京市永泰路小学的梁春红和李潇洒两位老师,在此次培训中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作文微课中的创新应用。在作文微课制作过程中,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展现出独特优势,教师只需输入文本,就能一键生成自然流畅的语音旁白,为微课增添生动性。同时,借助图像识别与生成技术,教师可以轻松获取高清、适配作文主题的图片,甚至创作出创意十足的动画,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在作文评改阶段,智能作文批改软件发挥关键作用,它能从语法、词汇、结构等多个维度对学生作文进行即时评估,并给出详细、专业的修改建议。教师将这些批改结果融入作文微课,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极大地提升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智启开发:小学创意读写课序建构与应用
小学创意读写课程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力支持。陶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陶会老师在培训中详细阐述了小学创意读写课程序列开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其中,“童梦加工厂——想象作文系列微课”,借助趣味动画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打开创意写作的大门;“名家名篇里的写作密码 —— 向作家学写作”课程系列,则通过仿写、改写名家片段等实践训练,搭建起学生与文学经典对话的桥梁,助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酷玩作文十八节——小学跨界学习、跨学科写作课程系列”打破学科壁垒,将写作与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素材积累渠道,提升综合素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步智能创写环节,AI能够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精准推荐写作题目,快速筛选素材,提供写作框架,在写作过程中实时纠错并给出语法建议,最后从多个维度智能评价作品,为作者提供明确的改进方向。
此次由南京市永泰路小学联合陶会名师工作室举办的“助力成长”青年教师人工智能应用专题培训活动,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参与培训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把所学知识积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助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未来。